LogoLogo

热线电话

Logo(小)
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>>公司新闻

全国服务热线

13642689088

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

发布时间:2016-06-26 13:33:29

一:上部结构的原因:

1:建筑物倾斜是软弱地基上最常见的工程现象,它主要是由地基不均匀变形而引起的基础倾斜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,包括墙或柱的倾斜、结构裂缝的扩展、结构功能的影响等,严重的将引起建筑物坍塌。在上部结构、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体系中,地基在基础的传递上部荷载作用下发生沉降,而这些沉降的不均匀引起建筑物倾斜,影响地基沉降的因素包括上部荷载,这些因素同样是影响建筑物倾斜的原因。2:建筑物的设计造成结构的不均匀称,上部结构对地基施加的荷载不均匀、建筑物体型复杂,布置不规则造成不利的荷载分布影响,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,使用荷载不均匀造成荷载偏心。施工技术或者施工程序不当引起加载不均,如先施工裙房后施工主楼导致裙房倾斜。

二:地基基础的原因

1:建筑物地基土层厚薄不均、软硬程度不均匀、在山坡、河漫滩和回填土等基础上建造的建筑物,其基础处理不当或所选用的基础形式不对,很容易造成建筑物倾斜。2:地基稳定性差,受环境影响大。如湿陷性黄土、膨胀土和冻土等特殊土类受环境影响大,在相应的不利条件下产生不均匀的沉降。3:勘察不准、设计有误及地基承载力不足,对于软土地基、可塑性黏土、高压缩性淤泥质土等,荷载对其的沉降影响较大,若在勘察时过高地估计地基的承载力或设计时漏算荷载,或设计的基础尺寸过小、都会导致承载力不足,引起地基的失稳,使建筑物倾斜甚至倒塌。4:基础土软弱,基础埋深过浅,我国沿海及南方各地在软土基础上用不埋或埋过浅的基础建造了—些住宅、办公楼等混合结构,由于基础埋过浅,扺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弱,当遇到在其附近基坑开挖、—则堆载等外部因素时,容易产生倾斜事故。

  三:环境和外部干扰的影响:

总之引起建筑物倾斜的原因是非常的多,但有些因素是(如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方面的原因)可以通过详细勘察和合理设计(包括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的设计)来避免的,而环境和外部干扰的原因却是设计时无法预测的,因此,对倾斜的建筑物应详细分析其倾斜的原因,然后制定专项纠倾方案进行加固。

四:纠倾加固工程的特点:

1:诊断原因。查明倾斜原因是成功纠倾加固倾斜建筑物的先决条件。引起建筑物倾斜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,其中有的原因是十分隐蔽的,但是,如果找不到建筑物倾斜的真正原因,或者是原因分析得不够全面,就会导致倾斜建筑物纠倾加固工程的失败,甚至弄巧成拙。2:因地制宜进行纠倾设计。查明建筑物的倾斜原因后,必须因地制宜地对其采取有效的纠倾加固措施。如果措施不利,将导致倾斜建筑物越纠赿偏或纠而不动。例如,某高层建筑物倾斜后,先后采用应力解除法、浸水法进行纠倾都失败,后改为锚杆静压桩顶升纠倾法取得成功。因此,因地制宜地进行纠倾与加固,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3:技术难度高。建筑物的加固不仅要对各项纠偏与加固方法了如指撑,还必须善于灵活运用,但最重要的是善于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,准确判断倾斜建筑物的受力情况、回倾状态,并正确地决策下一步的措施。所以,建筑物纠倾加固不仅要求技术人员要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,较强的综合能力,还要有丰富的纠倾与加固经验,精心组织、科学文明施工。

五:建筑物倾斜控制标准:

当建筑物的倾斜量超过一定的限值后,结构中的次应力可能会超过材料的强度而产生裂缝甚至破坏,倾斜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,如果倾斜得不到有效控制而继续加剧时,可能会引起更大的事故。因此,为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,其倾斜程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。

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(GBJ  50007-2002)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,《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》规定的纠倾施工规程。

六:建筑物倾斜的主要加固手段:

1:迫降法:包括〈应力解除法、掏土纠倾法、降水纠倾法、浸水纠倾法、断柱纠倾法〉技术说明:采取措施迫降使沉降较小的一侧下沉,以消除或减小与叧一侧的沉降差。迫降法在用于建筑物局部或整体纠倾的工程应用不多。

2:顶升或抬升法:包括〈锚杆静压桩顶升法、顶推纠倾法、张拉纠倾法、注浆纠倾法、石灰桩膨胀纠倾法〉技术说明:在沉降大的一侧顶升基础,或从侧面顶推(张拉)基础或构筑物使其复位。在建筑物倾斜纠倾中应用最广泛的锚杆静压桩顶升法,其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当成熟。

3:阻沉法:部分托换调整纠倾卸载纠倾法,采取地基基础加固托换方法或减少沉降较大—侧的沉降,而让沉降较小—侧继续沉降,部分托换调整纠倾法用于建筑物倾斜量不大,且沉降尚未稳定的情况,卸载纠倾法属于消极被动的—种权益之计,—般仅作为辅助措施。

 

启大建筑工程玉林有限公司 电话:13642689088传真:020-29013770邮箱:hgp9088@163.com

  • 此站支持多端浏览此站支持多端浏览